乂江教育

上海诸翟镇属于哪个区,孑字的意思是什

admin2024-01-049

上海诸翟镇属于哪个区

闵行区

诸翟是上海市市辖区闵行区华漕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310112106006,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10112。诸翟与华漕第二、紫薇新村、诸新路、金丰城第一、纪王、银杏新村、美邻苑、南华路、九韵城、西郊城第一、西郊虹韵城、爱博六村、闵北路、华漕村、许浦村、王泥浜村、卫星村、赵家村、诸翟村、杨家巷村、朱家泾村、肖王庙村、纪王村、红卫村、鹫山村、纪东村、纪西村、陈家角村、石皮弄村相邻

闵行区。

诸翟(Zhudi)镇为诸翟乡政府所在地。以诸、翟两姓得名。原名白鹤村,明、清村西沿堤多紫藤,故又称紫薇村、紫堤村。诸、翟、侯姓大族世居,是明末抗清英雄侯峒曾故里·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设巡检司,以地处上海、嘉定、青浦3县交界,俗称“三界司”。

孑字的意思是什

◎ 孑 jié〈形〉(1) (象形。小篆字形,象人缺右臂形。本义:缺少右臂)(2) 同本义 [without right-hand]孑,无右臂也。——《说文》(3) 孤单,单独 [lonely]胡有孑然其效戎翟也。——《国语·周语》何孤行之茕茕兮,孑不群而介立。——张衡《思玄赋》(4) 又如:孑居(孑栖。独居);孑弦(单弦);孑轮(一辆车)(5) 小 [small]。如:孑义(小仁小义);孑盾(兵车上用的小盾);孑孑(细行,小惠)(6) 剩余 [residual]孑,余也。——《方言二》(7) 又如:孑黎(遗民;残存的百姓);孑余(剩余;残余)(8) 特立,出众。多指才能、人品等 [outstanding]孑,俊也。——《方言二》孑孑干旄。——《诗·鄘风·干旄》(9) 又如:孑杰(卓立,特出);孑然(特立;又指孤立,孤单)jié   (1) ㄐㄧㄝˊ  (2) 单独,孤单:~然一身。茕茕~立。~遗生物(活化石)。  (3) 〔~孓〕蚊的幼虫。通称“跟头虫”。  (4) 古同“戟”,古代兵器名。  (5) 郑码:YAVV,U:5B51,GBK:E6DD  (6) 笔画数:3,部首:子,笔顺编号:521

三点水翟读什么


濯,汉字常用字,读作zhuó,从氵从翟。

基本含义是 用水去掉污垢。也有清除干净的意思。

包含濯的成语有濯污扬清、濯足濯缨、沥胆濯肝。

基本信息

中文名:濯

郑码:VYYN

拼音:zhuó

释义:用水去掉污垢;清除干净

结构:左右结构

总笔画:17

部首:氵

部首笔画:3

五笔码:INWY

仓颉码:ESMG

外文名:wash

四角号码:37115

规范汉字编号:U+6FEF

例词:濯磨、濯足、濯缨

注音:ㄓㄨㄛˊ

笔画读音:捺捺横折捺横折捺横撇竖捺横横横竖横

Unicode:CJK

笔顺编号:44154154132411121

部外笔画:14

繁体部首:水

“翟”字加三点水是濯,读做zhuó或zhào。

濯,汉字常用字,读作zhuó或zhào,从氵从翟,左右结构,总笔画数是17画,基本含义是用水去掉污垢。也有清除干净的意思。

包含“濯”字的四字成语有:

濯污扬清是一个汉语成语,动词,拼音是zhuó wū yáng qīng,意思是洗去污秽,激起清水。比喻去除邪恶,发扬真善。出自《南史·范泰传》。

濯足濯缨,汉语成语,拼音是zhuó zú zhuó yīng,意思是水清就洗帽带,水浊就洗脚。后比喻人的好坏都是由自己决定。出自《孟子·离娄上》。

濯缨沧浪,汉语成语,拼音是zhuó yīng cāng làng,解释为在清水中洗涤冠缨,比喻超脱尘俗,操守高洁。

1、三点水加翟读作zhuó或者zhào。

2、濯,拼音是zhuó,zhào,从氵从翟。本义:洗。

3、濯,洒也。出自《广雅》

4、视壶濯及豆笾。出自《仪礼·特牲礼》。濯,溉也。

、王乃淳濯飨醴。出自《国语·周语》。濯,洗也。

三点水加翟读作zhuó或者zhào

读zhuó时:形容山无草木,光秃秃的,如“濯濯童山”。

读zhào时:古通“棹”。“濯清涟而不妖”出自北宋诗人周敦颐的《爱莲说》。意思是:莲花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翟读di还是zhai

翟是多音字,读作zhái或dí。

翟(zhái)——简翟,白翟,翟袆,践翟,褕翟,牼翟,拂翟,翟辂,揄翟,陖翟,驯翟

翟(dí)——北翟,翟车,翬翟,戎翟,夏翟,翟衣

翟,读音为zhái、dí,是汉语二级通用汉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古字形从羽、从隹,指长尾巴的雉鸡,引申指雉鸡的尾羽,读dí。翟也是姓氏用字,翟(zhái)和翟(dí)是两个姓。出自为《新唐书》古代乐舞所执雉羽舞人十六,执羽翟,以四为列。

基本信息

中文名:翟

四角号码:17215

释义:画翟羽用为装饰的衣服;大翟;古书上长尾巴的野鸡;古代乐舞所执的雉羽;姓。

读作zhái或dí。

翟袆

[ zhái huī ] 

基本解释

中国古代后妃命妇的最高级别的礼服。

详细解释

即翟衣。

清 赵翼 《邺城怀古》诗:“最是可怜西去后,青裙换却翟褘红。”参见“ 翟衣 ”。

是多音字,翟读di还是zhai都是正确读音。

“翟”,普通话读音为dí、zhái,“翟”的基本含义为长尾山雉;引申含义为古代乐舞用的雉羽。

在古文中,“翟”同“狄”,称中国北方的民族。

“翟”,初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本义为“野鸡”。又叫“雉”。后来陆续在金文、楚系简帛、说文中发现,“翟”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

本文链接:https://www.yjedu.net.cn/153691.html

翟有学初中学历证书编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