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江教育

最不像汉奸的汉奸,明末名将祖大寿的墓为何在加拿大-成都锦西中学毕业证补办流程图

admin2024-02-241

最不像汉奸的汉奸,明末名将祖大寿的墓为何在加拿大

祖大寿(1579~1656年),明末高级将领,官至总兵,是吴三桂的舅舅。

我们知道吴三桂是历史上臭名卓著的汉奸,他打开山海关引清兵入关,起初效忠清朝,最后又背叛康熙,被清朝列为二臣。

祖大寿比外甥吴三桂降清要早,但没有留下骂名,更多的人同情他的遭遇。

祖大寿降清个中原因也不能全怪他背叛了崇祯,实在是崇祯的怀疑和逼迫使他走上了降清之路。所以人们说他是不像汉奸的汉奸。

公元1656年(顺治十三年),祖大寿因病死于北京祖家街住宅。享年77岁。祖大寿葬于北京清河附近的永泰村。据说祖大寿的陵墓十分豪华,陪葬品也很丰富。

祖大寿有四个儿子和一个养子,长子祖泽润,次子祖泽溥,三子祖泽洪,四子祖泽清,养子祖可法,其后代子孙不可谓不多,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240年后,祖大寿的完整陵墓竟然出现在了加拿大的多伦多城博物馆。

洋人这样做未免太狠了,祖家后人祭祖还要办理出国签证吧?祖大寿的陵墓为何飘零过海成了洋人博物馆的展览品了?

只要去过加拿大多伦多安大略皇家博物馆,你会发现这里有许多明清时期文物,最显眼的是祖大寿的完整陵墓,豪华气派,尽显清朝古墓建筑特点。

要想了解这事,我们把时间坐标推到清朝末年,当时清政府开放了几处口岸,外国传教士纷纷涌入中国。毫不讳言,这些传教士大多是本分的,但也不排除间谍或者文物贩子混入其中。要不怎么解释中国的国宝都流落到了外国呢?

当时一个叫威廉·查尔斯·怀特的英国传教士就是这样的文物贩子。

1897年初,怀特以英国圣公会的名义来到中国,他和大多数的传教士一样,先在中国传教、创办医院、保育院和学校,随后利用主教的身份大肆盗掘我国文物。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老百姓对这些传教士不友好的原因,清朝时, 加拿大是英国的殖民地,后来虽然独立了,但仍受英国的统治。

怀特所盗的文物都运到了加拿大,换取了大量的不义之财。

1916年,安大略皇家博物馆委托怀特在中国购买一座完整的明清墓葬,接到订单后,他亲自到丰台铁匠营墓地进行考察,随后选中了祖大寿的陵墓。

经过和祖家后人协商,怀特用1万大洋买下了这群石雕以及墓主人的八角形坟墓石雕壁,然后用轮船运到加拿大。

当时怀特提供给博物馆的墓主姓名是英文译音,馆方很长时间都不知道墓主是谁,直到了许多年以后方才确定墓主是祖大寿。

这事到了2003年有了转折,有专家说,在加拿大博物馆的祖大寿墓其实是祖大寿子侄的墓,真正的祖大寿墓仍在其老家兴城。

据专家推测,当年怀特为了将墓卖个好价,故意借用了祖大寿这个历史名人的招牌。 真实情况如何?也只有等祖大寿真正的陵墓被发现才能知晓。

文/秉烛读春秋

特殊的汉奸祖大寿

对于清太宗皇太极来说,北京的崇祯天子并不是他的敌人,反而是他最好的朋友。因为如果没有崇祯皇帝在北京瞎折腾,单独依靠满清的国力,断乎是不能在顺治元年,就能开始对华夏将近三百年的统治。

祖大寿的事迹,就是这种现象最好的说明。


明朝崇祯四年(西历1631年),祖大寿在大凌河同清军交战。对于大凌河,清朝方面极为重视,为了能拔掉大凌河这个据点,皇太极可以说动用了清朝所拥有的大部分力量,来围攻大凌河。城外援助大凌河的明军,也被清军以逸待劳击退,逐渐的,大凌河据点陷入弹尽粮绝的状态。

祖大寿无奈之余,只好宣布投降皇太极,不过,这次祖大寿是诈降,在取得皇太极信任后,祖大寿诈称自己妻儿老小还在锦州,需要接出来安置,从而从皇太极那里巧妙脱身,回归明朝。

不过,上天注定祖大寿和满清有深厚的渊源。崇祯十五年,祖大寿在锦州,又一次被清军围困,大凌河的历史在锦州重演。祖大寿无奈之余,只好再度投降清朝。

对于前次诈降,皇太极并没有过于追究,反而赠予祖大寿高官厚禄。当然,皇太极这么做目的有二:一来,皇太极的理想是征服华夏,而想征服华夏并且建立统治,就需要有大量的华夏人才支持,所谓以汉制汉,事实上,这个执政方针,一直延续到晚清时代。二来,祖大寿的外甥,正是鼎鼎大名的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因为山海关的拦截,满清的入关之梦,总显得遥遥无期,而倘若能通过祖大寿策反吴三桂,山海关将形同虚设。

因此,皇太极厚待祖大寿。

顺治十三年(西历1656年),祖大寿去世,被安葬于北京清河附近。

祖大寿的乔迁之旅

美洲大陆,对于古代华夏来说,是一片和华夏风马牛不相及的大陆。尽管近年来网上流传殷商东渡美洲的说法,但对于历史学界来说,这种说法仅有娱乐价值。

在明末,西方传教士将《职方外纪》一书传入中国,该书中对美洲大陆有着一定的介绍,但是,祖大寿在世的时候,是否知道美洲存在,已经不得而知了,不过,祖大寿绝对想不到,那里是他的长眠之地。

民国六年(西历1919年)左右,加拿大某博物馆打算收藏一些中国文物,其中包括明清高官的墓葬,用来收藏。

受博物馆委托的商人,看上了祖大寿的陵墓,最终,将祖大寿的陵墓以及附属产品(比如墓门、贡桌甚至坟丘)都全部买走,运到了加拿大。

从此,祖大寿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开始长眠,这算是真正的埋骨他乡吧!

2014年4月,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曾播出纪录片《流失海外的国宝——祖大寿墓园》,记录1919年祖大寿墓被英国皮货商克劳弗斯购买并整体运往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整座墓重达一百五十吨,由天津装船运往加拿大。

祖大寿的一生非常传奇,正如一副对联所称,“一代名将,据关外,收关内, 堪称往复有忠义;两朝贰臣,悖前主,负后主,真个里外不是人”。祖大寿的人生经历在此不多说,回到其在加拿大的墓,依据学者研究,加拿大的墓地并非祖大寿的最后真实墓地。

一种说法认为加拿大墓为祖大寿子侄的墓地,但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林梅村教授等的最新考证,顺治十三年祖大寿去世之后,祖大寿先是安葬在清河镇永泰庄,至顺治十六年,祖大寿家乡宁远西河“镇国将军祖公茔”落成,遂又将祖大寿墓从京郊迁往宁远,而最后流落加拿大的墓园正是祖大寿最开始安葬的永泰庄的墓园。


参考文献:《说不尽的祖大寿(上)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祖大寿墓调查记》;《

说不尽的祖大寿(下)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祖大寿墓调查记

明末名将祖大寿的墓是英国商人掘墓倒卖到加拿大的。

祖大寿1656年病逝于家里后,本来葬在北京清河附近,宅子改成了祠堂,而祖大寿的坟墓迁到加拿大,则是20世纪的事了。

晚清和民国时期,列强在中国横行霸道,奸商无数,大约在1918年,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想拥有一个中国贵族的墓葬,于是,在经过一系列周折,他们找到了皮货商人克罗夫茨,克罗夫茨是个英国人,克罗夫茨是个在中国发国难财的人,他瞄准了祖大寿的墓,得到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认可后,他开始盗掘祖大寿的坟墓,于是,祖大寿的坟墓整体被运到了加拿大。

祖大寿,明末名将,是吴三桂的舅舅,自称是晋代名将祖逖的后代,“宁远大捷”之后,他被派往锦州,抵御女真来犯,后来崇祯皇帝中了反间计,将袁崇焕下狱,祖大寿怕受到牵连,于是逃出山海关,后被招抚返回明朝,1631年,大凌河之战,祖大寿弹尽粮绝,只得诈降,然后逃亡锦州,继续对抗清军,清朝屡次招降不从,1641年松锦大战,因援军洪承畴兵败,锦州已成死城,祖大寿只能投降清朝。

后来,祖大寿随清军入关,1656年病逝家中!

【欢迎朋友们评论区交流,更多文史野趣请关注颍州小史官!】

祖大寿的陵墓竟然在遥远的加拿大,这是怎么回事呢?

要说明这个问题,咱们先来看看祖大寿这个人,这个被称为“最不像汉奸的汉奸”。

(祖大寿剧照)

祖大寿是明末勇将,他出身于宁远望族,其祖上历代为明朝武将。到他的父亲祖承训时,战功赫赫,后因抵御蒙古骑兵立有大功,被提拔为辽东副总兵。

虎父无犬子,祖大寿长大后,也投身军旅,21岁时便担任靖东营游击。由于他能征善战,屡得明廷嘉奖,次年便被提拔为中军游击。

当时后金与明朝矛盾重重,努尔哈赤在统一建州女真各部后,以“七大恨”为由,向明朝发起了战争。

在后金和明朝的多起征战中,祖大寿都身先士卒,表现神勇,为明朝立下汗马之功。

特别是在1626年的宁远之战中,祖大寿更以红夷炮击伤努尔哈赤,取得大捷。自此,祖大寿威名远震辽东,明廷亦把他提拔为辽东前锋总兵,让他负责驻守锦州。

然而,祖大寿的满腔报国热血很快就遭到了一记重创。

1629年,皇太极由于攻不下锦州及宁远,便从明军兵力薄弱的蓟门以势不可当的气势,直攻到北京城下。

一时北京告急。

在关外布防的辽东督师袁崇焕得知消息后,和祖大寿一道,带领关东铁骑迅速奔往北京勤王。然而由于崇祯听信谣言和宦官诬陷,不仅不让他的军队进城,还设计将他抓捕入狱。

祖大寿眼见主帅被抓,唯恐也有性命之忧,所以出城率兵奔回辽东。

后来,崇祯眼看京城不保,只得让在狱中的袁崇焕去信让祖大寿回援。

祖大寿为能救出袁崇焕,于是再率关东铁骑回援京城,解了围城之急。然而尽管他立下战功,又数次上奏崇祯,宁愿削职为民,只愿能赎出袁崇焕。可惜崇祯并不为所动,还是以凌迟之刑处死了袁崇焕。

(袁崇焕剧照)

事情发生后,祖大寿心寒不已。不过他还是收集旧部,继续镇守锦州。但他从此后就轻易不出军营,唯恐遭到锦衣卫的抓捕。

1631年,祖大寿奉命修建大凌河城城防,然而他尚未修完,便遭到皇太极围城。

事发突然,城内粮草只够支撑3天,祖大寿几次率军突围,都遭遇到金军的猛攻。无奈之下,他只能坐等援兵。

皇太极数次派人对祖大寿劝降,但祖大寿都不为所动。

可是城中的情形却让祖大寿心碎。眼看战马吃完,老弱也被士兵做了食物,接下去不用皇太极动手,城中士兵便会互相杀食。

为了能给大家留条活路,祖大寿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打开城门,投降了皇太极。

皇太极是个政治能力极强的人,他为了能早日实现一统天下的抱负,一直有心策反明将。所以当祖大寿投降后,得到了极为优厚的待遇。

祖大寿虽然投降了,但他的心里还犹豫着。他对皇太极说,他的妻儿老小都在锦州城中,目前锦州城里的明军尚且不知道他已投降,不如放他回去,作为内应,好一举夺取锦州城。

祖大寿的建议自然招到豫亲王多铎等人的反对。尽管皇太极考虑到祖大寿可能生变,但还是同意了他的想法。

果然,祖大寿回到锦州后,便积极组织人马,并加固城防,准备抗击清军。

崇祯听说祖大寿又反正了,很高兴,将他提拔为左都督。

不过,崇祯毕竟对祖大寿不放心,他接连3次下诏,要祖大寿进京议事。但祖大寿都以各种事由搪塞,牢守锦州,哪里也不去。

就这样,祖大寿又在锦州和皇太极战斗了10年,为保卫辽东积极奋战。

祖大寿对明廷的忠贞,让身为对手的皇太极非常敬重。再加上祖大寿作战勇武,又很有军事才能,这些让皇太极颇为爱惜他的才能。一心希望有朝一日,祖大寿能真心投降,为他所用。

所以,皇太极一边征战辽东,一边不断派使者和祖大寿联系,甚至还极贴心地表示,对他回归明朝,非常理解。

不过,任由皇太极如何对他推心置腹,祖大寿都一直不理睬。

(皇太极剧照)

1640年,为了能策反祖大寿,皇太极再次兵围锦州。

当时,洪承畴率兵13万前来支援,被皇太极阻断粮草。眼见洪承畴兵乱,皇太极趁机剿杀明军,最后俘获洪承畴,并劝降成功。

既无援兵,锦州城里的粮草也渐渐告罄,一切都如大凌河之战时一样。一年后,城中人人相杀而食的场面,再度上演。

祖大寿无奈,只得再次开城投降了皇太极。

祖大寿投降后,皇太极不计前嫌,对他恩宠如旧,并授予他汉军正黄旗总兵的职务。

不过,祖大寿虽然投降,但他却并没有为清朝卖命。攻打明朝时,只是在皇太极的示意下,给外甥吴三桂写过一封不痛不痒的劝降信,自那以后,再无任何表现。

1644年,清军入关,在顺治迁都北京时,祖大寿也跟着到了北京城。

1656年,投降14年后,祖大寿在北京病亡,并被葬于北京近郊。

按说,祖大寿的历史也就到此戛然而止了。

时间转眼到了1918年,已经是民国初年。

话说英国皮货商克罗夫茨由于长年在中国做皮货生意,俨然是个中国通。

工作之余,克罗夫茨最大的爱好就是研究中国文物。

有一次,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找到克罗夫茨,希望他能帮忙买一套完整的明清高官陵墓。

克罗夫茨几经打听和选择,最后在一个盗墓者的帮助下,找到了掩在茅草深处的祖大寿陵墓。

据说,克罗夫茨初见祖大寿陵墓时,便被其精美的雕刻惊呆了。在陵墓的正前方,是雕刻精美的石桌,两侧还分别立着两个近三米高的石人,气势非凡。

在得到安大略博物馆确认后,克罗夫茨花钱买下了这套保存完整的陵墓,并用货轮将之运到了遥远的加拿大,随后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安大略博物馆。

恐怕祖大寿万万没想到,自己死去多年,居然做了海外“游子”。

(参考史料:《清史稿》)

本文链接:https://www.yjedu.net.cn/247288.html

成都锦西中学毕业证补办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