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江教育

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叛徒?结局又如何,彭城职业大学毕业证补办

admin2024-03-131

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叛徒?结局又如何

我提一个中国历史上能够导致朝庭毁灭_改朝换代的汉族判徒_吴三桂!几百年的大明朝更朝换、引满清入关的最傀祸手,明未朝庭腐败无能,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导致李志成李闯王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大军势如破竹,最后攻进北京城,明庭崇侦皇帝昏庸无能,手执利剑亲忍众多公主嫔妃,在景山上找个歪脖子树吊死了!明朝终结,李自成坐上皇帝宝座,他手下大将私下夺抢明朝镇守三海关的大将吴三桂爱妾陈圆圆,这时的吴三桂己投降李自成,奉命率二十万大军仍镇守三海关,可他得知在京城家里爱妾陈圆圆被霸占,怒火中烧,打开三海关勾结关外的满清军队偷偷从三海关入关内,打败李自成的起义军,建都北京,建立了满清朝庭,开始了三百多年的外族统治汉族的悲惨历史!吴三桂应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汉奸,最大的判徒!满清统治中国三百年,让一个曾经在世界上影响力数一数二的中国,直接沦落被八国联军侵略掠夺,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近邻日本通过甲午战争,打败清朝,清朝割让台湾、硫球群岛、朝鲜与日本,赔偿白银四万万两,让日本小国喝足了中国人民的鲜血,一跃成为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并驾齐驱的世界列强!这都有赖于吴三桂这个中华民族最大的汉奸卖国贼!

来,说个最有名的叛徒!

说起叛徒,往往被人们提起就恨得牙痒痒的,可有这么一位,当了叛徒,还被后世无数人捧为“忠义千秋”。对了,就是关羽关云长。

三国演义中,曹操突袭小沛,刘备逃河北投袁绍,张飞被打散,不知所终。而后曹操挥军下邳,关羽出战,寡不敌众,被围土山。曹操惜才,命与关羽有些交情的张辽去劝降。张辽晓以厉害,关羽提出三个条件,曹操尽允,关羽随降。这个,算不算是叛徒?

为了挽回关羽当叛徒的污点,在关羽降曹之前,设计了土山约三事,事后设计了千里走单骑。千里走单骑是小说家虚构的,土山约三事是不是也是虚构的呢?其实这也是虚构的。很多网友回答过,三个条件都不靠谱,在这儿不赘述。就三国志记载,也不是关羽和曹操讲好条件投降的,而是被禽后投降的。(这里禽和擒通假)。大家想像一下,被擒后的武将,投降者决不会是悍不畏死者,视死如归人。

曹操确爱关羽其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官赏金。可后来关羽又叛变了,重新投奔刘备。这次的叛变是否动机那么高尚呢?也未必。曹操手下,猛将如雨。真掌权者还是曹氏和夏侯氏族人,关羽再怎么混,以降将身份是不可能终得高位的。刘备当时虽不如曹操势力大,但刘备被献帝认为皇叔,皇亲国戚,社会地位却比曹操高很多,而关羽归去,在人才匮乏的刘备处,可稳居武将之首,更有发展空间。而这一叛,竞一成就了关羽千年忠义之名。

对关羽这样的两次叛变者,你怎么看?


蒲志高,是著名革命小说《红岩》里的一个叛徒,因为他的变节出卖,导致江姐被抓。也因为《红岩》的关系,使得“蒲志高”这个叛徒遗臭万年,广为人知。《红岩》中的蒲志高后来被双枪老太婆击毙。

不过不要以为《红岩》是一部小说,就觉得“蒲志高”这个叛徒是虚构出来的,恰恰相反,“蒲志高”这个人物是有原型的。通过整理军统的审讯纪录和徐远举的交代发现,“蒲志高”的第一原型就是任达哉。

任达哉,原本在国民党中央印刷厂做工人,后来逐渐被军统发展成为外线人员,介绍到重庆《明主报》做通讯员,其实暗地里负责监视民盟有关人员的活动。后来脱离军统,在1945年装出自己是进步青年,又以做过地下工作为借口骗过组织混进了党内。

就是这样一个政治立场不坚定的人,在1948中共重庆地下市委机关报《挺进报》刚刚被破获时,任达哉就成为了第一个主动叛变的人。虽说他在组织里的地位不高,但由于掌握很多人的联系方式,使得重庆地下组织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当时在重庆负责工运工作的地下党员许建业,就是任达哉带领特务去抓的。许建业烈士也在1949年11月27日,在那场渣滓洞大屠杀中未能幸免,光荣牺牲。

即便任达哉替军统卖命,破获了《挺进报》,但是这种吃里扒外,老是变节的叛徒连军统都嫌弃。1949年11月27日,这个沾满革命烈士鲜血的可耻叛徒,最终在渣滓洞被国民党特务枪杀,结束了可耻的一生。

对此,你还知道由于“蒲志高”的出卖,导致谁被抓吗?欢迎留言评论。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在战场上,最可恶的不是敌人,而是叛徒。史上最有名的叛徒,非石友三莫属了。石友三生于1891年,在他17岁的时候加入参加清朝新军,成为了吴佩孚的部下,但是他运气不怎么好,他所在的部队因为军饷的问题而发生兵变,事后石友三流浪北京。

当时社会动荡,时局不稳,石友三并不甘心当一个小老百姓,1912年他投靠了冯玉祥,成为了一名马夫,石友三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和运气一步步往上爬,最后居然成为了冯玉祥的心腹。中原大战中,石友三在蒋介石的利诱下,居然背叛了冯玉祥,使原本占据优势的西北军处于了劣势,而石友三见战局于蒋不利,又投入阎锡山的怀抱中,当张学良入关后,他又率部投靠张学良。此时石友三部已有六万多人,他不甘于现状,想要图谋整个华北,于是转投汪精卫,出兵反对张学良,这次“玩”大了,在张学良和蒋介石的南北夹击下,他的部队全军覆没,他只好只身逃往山东,投奔韩复渠。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对华北这块“肥肉”也垂涎欲滴,而石友三却主动向日本人投怀送抱,摇身变成了日军在华北的代理人。1933年中日签订《塘沽协定》,其中规定冀北等地成为非武装区,国府不可驻军,石友三则在日军的支持中成为了冀北保安司令,把华北搞的不得安宁。

抗战初期,国府抗日热情高涨,石友三又选择回到国府的怀抱中,他为了保存力量,消极抗战,甚至还向我党假意示好。1939年到1940年,老蒋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石友三为了利益,全力支持老蒋反共,并杀害八路军及抗日军民,这还不算什么,1940年初,抗战处于最艰难时刻,他见国军在对日作战中处于劣势,干脆做出了再次投靠日军的决定,他一方面积极配合日伪军围剿八路军,一方面与日军谈判,准备消灭八路军后向日军投降。

军阀混战时期,石友三为了生存“倒戈”多次还是情有可原的,但是此次他铁了心的叛国当汉奸,他的老部下高树勋实在是看不下去了。1940年12月1日,高树勋请石友三的老长官孙良城到驻地濮阳开会,石友三也受邀前来,在会议期间,高树勋命卫兵将石友三绑住,最后在黄河边将其活埋。

西北军系统最大的叛徒是汪伪“第二方面军”总司令孙良诚,这是号称冯玉祥“十三太保”和“五虎将”各一的双料心腹大将。1942年4月率部投敌,成为可耻的叛徒和汉奸,先后就任汪伪政府第二方面军司令、“开封绥靖公署主任”和“苏北绥靖公署主任”等职,影响极坏。

(孙良诚)

孙良诚是天津静海人,行武出身,1912年参加冯玉祥的部队。因作战勇敢历任团长、旅长、师长、西北军副总司令等职务,是西北军中比较能打的悍将,所部被称为系统内“铁军”,先后参加军阀混战和北伐战争,蒋冯阎中原大战期间曾经纵横河南平原,给蒋军造成不小的麻烦。

中原大战冯玉祥失败下野后,孙良诚无奈投蒋,因不受待见转回天津隐居,也曾经参加冯玉祥组织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失败后再回天津,属于西北军里蒋介石比较讨厌的将领。抗战爆发后,西北军残部被重庆方面顶在华北前线抗日,孙良诚出任冀察战区游击指挥官。

“倒戈将军”石友三因勾结日伪被高树勋活埋后,与蒋介石关系恶劣的孙良诚有兔死狐悲的感觉,只怕自己被借机整肃,渐生二心。不久西北军各部整编为第39集团军时,军事委员会明令以卫立煌为总司令、高树勋为代总司令、孙良诚为副总司令,但原先承诺的兼任军长一事落空,孙良诚大为不满,适西北军元老、汪伪大汉奸刘郁芬前来拉拢,双方一拍即合。

1942年春,冀察游击战区副司令、第39集团军副总司令孙良诚率部下30000余人投敌,所部被编为汪伪“和平建国军”第二方面军的两个军五个师,孙良诚由陆军中将被汪精卫提升为“上将”,孙部投降日伪,使当时的华北抗战形势雪上加霜。

(孙良诚和伪军部队)

日本投降后,孙良诚的伪军被收编为“暂编第5纵队”,在苏北地区抗拒新四军受降,而一旦国军主力到达,孙良诚部队即被吞并和缩编,白崇禧亲自到其驻地点验,将其缩编为“暂编25师”,调出扬州,驻防宿迁和睢宁地区负责治安。

淮海战役打响前,为拼湊更多的部队进行决战,蒋介石给了孙良诚107军的番号,命令他率部向徐州集结,所部在安徽阜宁被华东野战军包围,孙良诚率部缴械投诚。

(汪精卫的领章学的裕仁)

之后自告奋勇去策反西北军同僚刘汝明,随即被徐州“剿总”刘峙扣押,孙良诚将责任全部推给参谋长王瀚清,并出卖了地下党员周镐(我党著名情工),自己保住了脑袋,导致王瀚清被杀、周镐牺牲。

一无所有的孙良诚自此避居上海,1949年第三野战军攻克上海,早已被国民党抛弃的孙良诚无处可逃,乖乖被捕,1951年病死狱中。

(汪精卫孙良诚等汉奸)

本文链接:https://www.yjedu.net.cn/252656.html

彭城职业大学毕业证补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