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江教育

读中技不想读了想换学校学籍能注销吗-中技本科毕业证补办需要多久时间

admin2024-03-142

读中技不想读了想换学校学籍能注销吗

读中专技校,不想读了,想换学校也可以注销学校的学籍,只要办理退学手续就可以,如果入学不足一周,一般情况下可能还没有注册学籍,直接向学校申请退学就可以,如果已经注册了学籍,那么申请退学由学校注销学籍就可以,如果是转学到其他中专技校,一般不需要注销学籍,直接办理转学

注销技校学籍的话可以直接去学校办理退学手续,一般情况下学校都可以直接办理退学的,但是注销了学籍也就代理。学籍可以注销,注销学籍首先需要学生本人在学校提出申请,填写有关表格,学校向上级有关部门办理学籍注销手续。学籍是中国的一种特有制度,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教育部于2013年9月1日起建立了小中大学籍的信息管理系统。

1986年考取了技校的学生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水平,为什么呢

我就是86年在全县只招十人的情况下以第二名成绩被电力技校录取,同时也参加了中考,物理成绩全县前三名,因外语只考了七十多分,距中考录取线差了十分,不过初中同班同学中考录取只有几人。当年技校里外招同学成绩都很高,但部分电力系统内内招和定培同学成绩就参差不齐了,有的就很差。我们工作数年后基本上都是各自单位的作业层面骨干,后来许多同学陆续走上管理岗位被提拔为中层干部。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专生,那是绝对牛逼的存在!

要知道有多牛逼,应该还原一下当时的初中、高中毕业后的升学考试,才能知道这种牛逼到了何种程度!

当时还没有普及义务教育,小学升初中也组织选拔考试,存在激烈的竞争,只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能上初中。

注意:小学毕业后,淘汰了一部分学生,无缘初中。

初中毕业,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报考中专,一个是报考高中。一般家庭的学生,首选报考中专,也就是说,最优秀的学生,报考中专。为何?因为中专毕业直接分配工作,身份就是国家干部。考不上中专的,才上高中,高中是不分配工作的,如果考不上高校,身份与中专毕业的学生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当然,有很大比例的初中毕业生,无缘中专高中,走上社会了。

注意:初中毕业又淘汰刷了一批学生,无缘高中。

高中毕业,出路当然是高考了。但是,不要以为高中毕业就可以像现在这样报名参加高考了,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

那时候的高考是在7月份举行,但在5月份,又一次省级组织的比高考杀伤力大得多考试,就是预考。预考是为了减轻高考的工作量,通过考试从报名高考的学生中选拔一批参考最后的高考。比例为招生人数的3~5倍。就这一个预考,让多少学子提前出局,无缘高考!

注意:高考前,又淘汰一部分学生,无缘高考!

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冲过层层关隘,不知淘汰了多少人后的这些相对优秀的学生,有很大的比例,再次被淘汰出局。

我看到一位朋友以数据来推测当年中专学生的含金量。数据是:1986年参加高考人数197万人,录取57万人。由此再推测出中专的招生数,说明当年的中专其实含金量并不高。其实,这是没有可比性的。这197万,是经过预选后的197万,不是报名高考的人数。而且,不是今天高中基本普及下的学生数,是从小学就开始淘汰直到预选后的人数!

如果我们把从小学开始就被淘汰的还原到今天这样的高中普及率,将是怎样的比例呢?我数学不好,真的算不出来!

我叔叔八十年代大专毕业,还是“五大”毕业生,在全乡屈指可数,他在小学任教,中学校长找到教育局,找到乡镇府,硬是弄到了中学,当时还有高中,直接放高中部里了。当时的中专生,很多都遇到这种情况,高配到初中去了。

如今小学教师学历最低的都是大专了,而那时最高的大专留不住。大专还是大专,但,是一样的大专吗?中专还是中专,但,是一样的中专吗?

当然,学历是无法相当的,中专就是中专,如果没有进修拿到了高一层次的学历,现在还是中专。但当年的中专是很牛逼的中专,今天的中专呢,学校绞尽脑汁为招生发愁呢。

我是83年当时高中考取技校,而且在上海这种由高中返回读技校的比例很髙,因为大学考不上,中专要读三,四年,没有薪水,而读技校二年,第一年18.5元,第二年21元,感觉像当年滴学徒滴感觉。问题是技校当时毕业后还可以分配,所以读技校对当时的学生来说相当于现在的纯技术工人,从本人感觉来读,当年读的技校相当于现在的大专,但有一点是现在大专所不能比的,就是:动手能力特强。85年进单位工资45元,在当时算工厂最低工资了。可还很宽松,因为当时物价低,娱乐少,开销并不大。

用两个比方来说一说我的看法。

1.1986年的100元跟现在的100元相比,谁的含金量大?答案不言而喻。

2.1986年的100元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元?除了通胀因素,还有投资、升值、购买力等诸多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下,怕是谁也给不出准确答案。就算经济专家能综合所有因素计算出最准确的数字,也肯定不能让大多数人信服。

大家各按各的标准,心里自有一杆秤,谁也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判断。1986年的中专于现在相当于什么学历?与上述两个问题差不多。

1.1986年的中专含金量远高于现在。

在小学、初中都有留级制和预选制的当时,能顺利升级通过层层预选参加中考的学生都比较优秀了。

记得我读小学那阵,“双排座”(每一个年级念两年才能考及格升上一级)的学生可真不在少数。我们同村的跟我一年上小学的R,一到三年级全读两年,小学五年制他读了8年!

小升初预选考试刷掉大批,参考未能升上初中的又有一小批。我87年读初一,全乡一所中学,经筛选后读初一的仅三个班,150人左右。

由于辍学较多、留级普遍,到初三时应届生已经不到100人。但初三留级生多,为了考上中专,复读生也多,有的甚至复读了6、7年!我读初三时15岁,班上年龄最大的复读生已经20开外了。

经过预选考试,只留下50人的一个中考班。这时候,中师先提前招考,3-5名成绩好的就先考走了。中考考上国家中专的凤毛麟角(我校当年仅1人),考上省中专的也寥寥无几(我校有3人),6-7个考上重点高中的,10来个考上普通高中的(我就在此列),有一半同学什么都没考上。可以说竞争相当激烈!

结果当然是考上中专的都是楷模,全乡人称羡的榜样!因为他们从此成了公家人啦!

2.1986年的中专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我给不了答案。

从学历证书上来看,单以冰冷的文字计,中专就是中专,包括现在填写履历,也不可能把中专填写成相当于现在的本科,对吧?

但以能力水平计,当年的中专甩现在的中专不可以道里计。与本科生不大好比较,避谈了。

当年中师提前录取的同学,现在仍在小学当老师的有之;自考取得本科学历到初、高中任教的有之;转行成了公务员的也有之,有些还当上了领导。

当年考取中专的同学,在下岗潮中分流的有之,在原单位混温饱的有之,主动跳槽、自主创业混得风生水起的亦有之。

所以说,英雄不问出处,学历不代表能力。

这个事情我应该很有发言权了,虽然我经历的事情是1987年,但和1986年没有太大的区别。

1987年吉林延边某林业局(国有企业,半政企合一那种,自己办教育卫生和公检法)有700个初中毕业生,其中400个在林业局中学,300个在林场中学。这700个孩子有4人考取了重点高中,延边州第二中学;有30人考取了小中专;有200人被录取到林业局高中,其中50人在重点班;有160人被录取到林业局技校——

按照这个比例:

1、重点中学比例百分之0.5,在当时可以确保好一点的本科;按照现在高中、职校半对半计算,在高中的话是百分之一,是现在的中游985以上的水平;

2、小中专比例百分之4.7(加上重点中学那0.5了),换算成高中升学率是9.4%,是一本水平(达不到211的5%);

3、录取到高中重点班比例是百分之12(0.5+4.2+7.2),换算成高中升学率是24%,是现在的一本末二本头的水平;

预估能考上大学的男孩子都上了高中重点班,但是女孩子不然,很多女孩子为了保险得到工作,考了技工学校。

4、技工学校男生的比例是百分之34,也就是说当时在初中成绩在20名左右的孩子就能够上技工学校,事实也是这样。换算成现在的高中升学率是68%,也就是二本末,三本初的水平——

5、因为技工学校只招收20%的女生,也就是32名——按照当时的情况分析,半数能考上技校的女孩子是能上高中的重点班的——那么我们把高中重点办的人数从50人上升到50+0.5*32=66人。

那么我们得到的比例是14.2%,换算成现在的高中升学率是28.4%,也就是二本前段的水平——当然,这里面有一个政策问题我们没有考虑,就是当时技校只招收有城镇户口的孩子,不过也相差无几吧!

综上所述,那时能考上技校的男孩子是二本末、三本初的水平,或者说末流二本,在山东省的话就是临沂大学、德州学院的水平;

那时候能考上技校的女孩子是二本前段,也就是烟台大学、鲁东大学的水平。

当然,学习知识的深度,我们不考虑啊!

遗失中技毕业证应该去那补办

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丢失的毕业证,不管是中专还是大专还有本科都是不能补办的,只能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你的原学校开具相关证明。 基本流程是:

1、到原发证学校的人事处提出书面申请(有的地方是填写《毕业证补办申请表》),并尽量多提供证件的相关信息。

2、申请被受理后,按照要求到指定的报纸上刊登毕业证遗失声明,并保留刊登声明的报纸原件。

3、刊登遗失声明7天后,即可办理毕业证补办手续。

中技转普高学籍流程

学籍现在已经全国联网,职高学生转学必须办理网上的学籍转学手续。转电子学籍号的流程是:

1.转入学校在网上的学籍管理系统里申请转入。

2.转出学校在网上的学籍管理系统里同意审核。

3.转出学校主管教育局审核同意。

4.转入学校主管教育局审核同意。

普高和职高有两次机会转学籍

据了解,开展普职教育融通试点工作之后,支持普高学生和职高学生互相转入学籍,普高的学生有两次机会可以申请进入职高学校,而职高学校的学生也同样有两次机会可以申请转入普通高中学校继续学习。

按照安排,普通高中学校学生在高一第二学期初、高二第一学期初,可以申请到职高学校就读。职高组织对申报本校品行合格的学生进行有关科目测试考核,达到相关要求的学生,报市教育局审批后转入职高学习并注册学籍。而职高学生同样在高一第二学期初、高二第一学期初,可以申请到普通高中学校就读。普通高中学校组织对申报本校的品行合格学生进行有关科目测试考核,达到相关要求的学生,报市教育局审批后转入普通高中学校学习并注册学籍。

1.普高的学籍可以转成职高,即可以高考填志愿也可以对口招生,职高的学籍转不了普高,只能对口,但是考上了的话学校毕业的文凭还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普高的高考完只要分数到所有的大学除了特殊的专业都可以选,而职高的能选的学校就少一点,有固定的范围。普高的学籍可以转成职高,即可以高考填志愿也可以对口招生,职高的学籍转不了普高,只能对口,但是考上了的话学校毕业的文凭还是一样的职业高中是高中阶段的一部分,一般简称高中或者高中阶段。一般来说职高和普高(普通高中)并无太大区别。

本文链接:https://www.yjedu.net.cn/252950.html

中技本科毕业证补办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