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江教育

为什么国内有很多人考上了多伦多大学,面对人生中大大小小的考验,哪次让你印象最深?你如何面对?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有什么经验/故事可以分享么

admin2024-03-221

为什么国内有很多人考上了多伦多大学

#原创#

多伦多大学乃加拿大🇨🇦名校

拥有三个校区

主校区是圣乔治校区

士嘉堡分校区

密西沙加分校区

在说明一遍

其中主校区是圣乔治校区

入学要求高

学业负担重

毕业压力大

名声远远超其它两校区

对海外大学认识不足的家长

往往会以国内对大学认知

来推定海外的大学

在海外一些同名的大学

各校区的办学质量有时候大相径庭

多伦多大学主校区名震加拿大

在世界名声也极佳

进入主校区十分不容易

申学必须弄清楚

是选择主校区还是其它两校区

否则阴差阳错

后悔莫及

当下

面对世界高校间的激烈竞争

学校急需大量的资金维持一流大学的地位

中国留学生的学费比加籍学生的学费高4~6倍

已经成为办学方的重要资金来源

故,中国学生已是多伦多大学的香饽饽(圣乔治校区除外)

#五爱教育##凌远长著#

我儿子省实验初中毕业就去了多伦多上高中了,三年毕业去了多伦多大学,金融专业。大学三年就毕业了,积分制。拿到了美国杜克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没有什么后悔不后悔的,孩子说,爸爸妈妈,你们俩这几年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让他出去留学!虽然我们也是普通家庭,花干了家里面全部的存款。但是也觉得很值得,因为儿子要是在国内,估计也就是个211大学,更不可能清华北大了。211大学比多伦多大学差的太多了。说白了就是花钱让孩子上了个世界排名20名左右的大学。留着钱将来不也是给孩子么?不如培养孩子成才了,他自己会挣钱。将来回国去深圳上海都可以的!他自己选择吧!

我做以下几种分析:

1 国内的学霸,能够同时准备雅思和高考,而且结果同时达标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进入多大后会很容易适应。

2 在加拿大读完高中直接申请到多大的,因为有当地教育经历,所以适应大学生活会更容易的。

3 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国内读完高三,或者是在国内读完高二,就加大读一年的私立高中,然后用当地的成绩申请到多大。这里,我想重点说一下。这些学生中一部分学生是为了逃避高考,一部分学生是高考成绩不理想。 我们注意到这里边的核心词汇是高考,也就是说,如果高考达不到一本线,基本是没办法是录取到多大的。因此,在多伦多,各种各样的私立“预科班”应运而生。这些学校的语言环境非常不好,基本上百分之百都是中国学生,而且学生的基础也参差不齐。这些学校的课程安排是要求学生一年完成加拿大安省高中的十二年级课程,结果可想而是。通过这种预科课程,避开了中国的高考要求,相对降低了进入多大的入学要求;甚至很多学生录取到的,根本不是竞争激烈的商学院和工学院。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这些私立预科学院的宣传手册上会展示出,他们的学生拿到了有上百学生拿到了多大的录取信。However,这些一年读下来的十二年级的学生进入多大以后有多少能读下来而不被多大淘汰呢?

您好。被多伦多大学录取先不要骄傲,能够顺利毕业才是真正的人才。

加拿大的大学教育稳居世界先进梯队,“宽进严出”的教育风格和高淘汰率是其教育质量的特征之一。即使这样,每年依旧吸引着大量的中国学生来加拿大学习。2019年留学加拿大的中国学生多达16万。

作为加拿大排名第一的多伦多大学,2019-2020年度拥有注册学生9.3万人,包括来自159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生2.3万人,其中的1.4万人来自中国。

多伦多大学为什么如此受华人学生的追捧呢?

名校情结

拥有3700万人口的加拿大,在世界1000所优秀大学中上榜26所。平均每140万人口就拥有1所优质大学。多伦多大学更是领先其它加拿大大学,位居世界前30名。

多伦多大学和麦吉尔大学,西安大略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一起号称“加拿大藤校联盟”。这可不是加拿大自己吹牛,这几所大学是货真价实的世界优质大学佼佼者,教育质量一点不比英美名校差。

大学拥有1.5万名教职人员、5500名助教、7400名工作人员。相对9.3万名学生来说,这种师资配置堪称豪华。

多伦多大学的60万名校友遍布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在中国有2400多名多伦多大学校友。不过这个毕业回流率不是非常高。

性价比优

加拿大大部分大学都是公立的。依靠政府拨款和民间资助。国际生的学费大概是本地学生的8-10倍,即便如此,国际生平均学费依旧要比英美澳便宜。以收费最贵的多伦多大学为例,取决于不同的专业,一年学费在加币3-6.5万不等,约合人民币15-30万元一年。

地理位置优越

多伦多大学有三个校区。历史最悠久、也是最大的主校区St.George就坐落在市中心著名的皇后公园西侧,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校区东南西北都被繁华的商业街所包围,交通发达,生活便利,都市风光绚丽,校园闹中取静。和市区周边宁静安逸的居住区相比,留学生们更加喜欢大都市的热闹。

多伦多大学的其它两个分校区分别坐落在多伦多东部的世嘉堡和西部的密西沙加。也是人口密度非常大的两个区。与主校区侧重专业研究不同,分校区的专业特别适合以社会实践和就业为主的学生学习。

华人学生圈吸引

华人学生在海外“抱团扎堆”现象比较明显。多伦多大学多年来成熟的华人学生社交圈子对吸引更多华人留学生来到这所大学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在大学众多的华人面孔中,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是本地华人移民的后代。他们和中国留学生一起生活在校园中,是多伦多大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多伦多大学,无论是本地华人学生还是国内来的留学生,他们都面临着严格的“宽进严出”的教学机制。这里没有清华园的荷塘月色,也没有未名湖的杨柳依依。陪伴学生的只有古老的教学楼和安静的图书馆。

我认识的许多中国留学生每天都是生活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下。语言和专业的压力要比在这里读高中增加了好几个级别。熬夜赶作业是家常便饭。跟不上进度挂科的也大有人在,不得不靠暑假参加补分课来弥补落下的成绩。每一门暑期课都要收费好几千加币,价格不菲。

结语

如果你是学霸,多伦多大学值得一拼。绝对的名校,毕业证含金量高。

如果你不是学霸,不一定非得去多大为淘汰率做铺垫,更不要冒险采用舞弊手段骗取学位。加拿大还有很多优秀的大学供你选择。

希望我的回答令您满意。关注我,一起交流海内外优秀教育理念。

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加拿大是典型的宽进严出教育模式。加拿大大学的经费是按进校人数确定的,四年不变。所以,加拿大大学为了拿到更多的经费,是尽可能多的录取新学生,然后在四年的教学过程中大幅度的淘汰不合格的学生。所以,不论是多伦多大学,还是麦吉尔大学,拿到offer成为学生并不值得骄傲。毕业人数可能连入学人数的20%都不到,淘汰率极高。能够毕业,才值得庆贺。所谓的二本都考不上的,拿到了多伦多大学的offer,以此说明多伦多大学是很差的大学的话。只能说你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学渣,一个笑话。

面对人生中大大小小的考验,哪次让你印象最深?你如何面对?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有什么经验/故事可以分享么

高考,绝对是我迄今为止经历过的最大的考验。

自打进入高中,高考这一战便已经拉开了序幕。高一打基础,高二巩固,高三冲刺。每一年都甚为重要。为了高考,我们经历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整整十二年寒窗苦读,最终只为用那五张试卷来证明我们曾为之付出的青春与汗水,为我们十二年的奋斗历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高三这一年,周考、月考、一模、二模、三模、四模等等,无数场考试将我们的时间挤得满满的。每一天早晨六点起床,六点五十到校早自习;中午十一点二十五下课,十二点进行周周练;下午一点四十上课,五点二十五下课;晚上六点零五上晚自习,十点放学。

回到家中,拿起“三十八套“和”五三“一磨就得磨到凌晨,匆匆忙忙洗漱完,拿着讲义和单词开始背诵,直到入睡。每天晚上都是伴着单词和知识点入睡,早晨起床睁眼第一件事也是先看看讲义。这样起早贪黑的生活,我相信是每一个高三学子都经历过的。

”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坚持就是胜利,挺过这一百天,你们的前途一片光明。“这大概是我在高三时看过和听过最多的话。是的,高考是一个持久战,坚持是你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也许有过低谷,也许有时独占鳌头,但是千万不要被一时的成绩扰乱了心绪,尽量保持一颗平常心。

对于高考,我想说三个词:努力、坚持、平常心。努力不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一直坚持努力的人,高考成绩一定不会太差。平常心不是让你不重视高考,而是把高考当作平时的考试来看待,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

我始终记得我的地理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把平常的每一次考试当作高考,认真对待;把高考当作平时的一次考试,平常对待;这样,你就是最强者。“我们许多人都是不在意平时的小测验,认为这样的考试随便考考就行了,高考好好考就行了。孰不知,你这是在给自己的松懈找借口。这样做,也只能是给高考埋下祸根。

其次,高考考的不仅是你的学习能力,还有你的身体素质。高三生活本来就很苦很累,大家都全身心的投入了学习,如果身体跟不上,浪费的一分一秒去哪里补回来?

因此,饮食要健康。为了高考那三天,你的身体能够让你精力充沛的去答题,多看书多刷题,少吃零食和炸鸡。

我自从上了高三后肠胃一直不是很好,稍微着凉就会肚子疼。而且,屋漏偏逢连夜雨,每次肚子疼都是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同学们在下面认真听讲,我又不忍心打扰这样一种氛围,于是尽量忍着疼痛。但是,老师说的知识是一点都没听进去。长此下去,我认为不是事儿,医生也说没什么大问题,保暖就行了。于是冬天 的时候我会在肚子上隔着衣服贴上暖宝宝,这样就会好多了。

但是,怕什么来什么,高考第二天晚上,在自习的时候,肚子疼的厉害,被带去了医院。医生怎么也没查出个问题来,说可能是高考太紧张了,但我反复强调我一点都不紧张,因为考的试太多了,早已习惯了。看我疼的厉害,医生给我挂了两瓶水来缓解一下疼痛以应付第三天的两场考试。

所以,奉劝各位考生,身体第一,尤其是考前两周,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想吃什么,高考后尽情的吃,不在乎那几天。

不必紧张,高考的试卷其实和平时我们做的模拟卷手感差不多。如果你真的很紧张,没关系,找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上鼓励自己的话,让自己有坚持下去的动力。或者,像我一样,找一个橙子,画上一个笑脸,写上”加油,高考必胜!“放在你的目光所及之处。心理暗示也是舒缓心情的好方法。

加油,每一个高三学子,每一个为正在为高考奋斗的你。

从小到大考过无数试,小到月考、期中期考,大到决定人生方向的中考、高考,包括到现在工作,也有半年一度的绩效考核,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考试考的到底是什么?

1

今天早上刷微博,看到这样一条考研心情:

只要背不死就往死里背,

不能让痘痘白长,

不能让头发白秃,

不能让体重白增,

不能让工作白放弃。

总结就是:牺牲了那么多,一定不能辜负这么努力的自己。

我是2011考的研,当时的心情和这位博友很像,感觉自己付出了太多太多,如果没有回报,一切就都白费了。

犹记得那一年的数学特别难,好几道大题都不会做,看着时间一点点流逝,而自己却久久写不出一道公式,心情紧张又难过。

考完数学,也想过放弃,觉得肯定考不上了,没必要再去考场浪费时间,而且当时心里压力很大,就像被堵住的洪水,急需放松。

但是还是坚持去了,想法也很简单:已经努力到最后的,能看看今年的考研题,也算没辜负自己。

考研和之前的其他考试最大的不同就是,报名了,不想考也没关系,随时可以退出。因此数学考完后,很多同学觉得没希望,后面的考试便放弃了。我去考专业课的时候,教室一小半都空了。

第二年考研成绩出来,我离目标院校差了两分,没有获得复试资格。不过,因为总体成绩还可以,数学虽然分数低但也达到了本校调剂的分数线。后来,调剂到本校继续读研。

现在回顾那段经历,虽然没有成功,但也收获颇多,比如现在一边上班一边带娃,又一边坚持在平台更文,参加官方活动,都源于曾经养成的“不到最后,不放弃”的心理。这段经历于我非常有价值和意义。

从考研的这段经历看考试考得是什么?我觉得是:坚持。无论过程如何,困难如何,一定要坚持考完每一科,即使成绩输了,但是心理赢了。

2

如果问人生哪场考试最重要,毋庸置疑,肯定是高考。它甚至决定着很多学子的人生方向。

学生时代,我一直是个特别努力学习的人,通俗点讲就是:不够聪明,再不刻苦就要完蛋了。

但是高三那年,不知道怎么回事,别人的成绩都在稳步上升,而我的成绩却在不断下降。不是平时不努力,而是每到考试就掉链子。

即使是每月一次的月考也特别紧张,经常因为考试时的一些小事影响成绩。有时候是租的房子外面太吵,没休息好,有时候是考试下暴雨,频繁想去洗手间,还有一次是因为考试的座位在教室垃圾桶旁边,心情受到了影响......

现在想想,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不明白当时为何影响那么大。临近高考的前两个月,状态一直是这样,如果不调整,高考的结果可想而知。

但是不知道原因,也无从下手,每天一如既往挑灯夜战,唯一的改变是,想的东西少了,内心只有一个声音:无论如何,都是一定要上考场的,想再多也没用。

直到高考前,我的数学老师说:考试考的是心态,紧张是在所难免的,你们这个年龄,一两天睡不好,完全不影响考试成绩,所以失眠也没事,压力已经很大了,不要因为没睡好增加更多压力。

听了老师的话,我才明白自己的问题所在,之所以每次考试都不顺心,原因是内心的紧张以及对高考的担忧。

高考这段经历让我明白:考试考的是心态,专注当下,少想未来,才能发挥出自己真正的能力。

3

如果说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试,那么对于我,次重要的就是中考。

我是农村孩子,能去市重点上学的唯一机会就是中考成绩。那时候我的成绩并不差,一直保持在班里前几名,加上扩招,上市重点基本没太大问题。

但是,中考成绩却是我上初三以来成绩最差的一次。中考那两天耗尽了我所有体力和精力,考完挂了好几天吊瓶才缓过来。

小时候我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中考前虽然已经相当注意,但还是着凉得了重感冒,加上紧张,两天考试基本没睡着过,神经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爸妈很着急,第一天考完就赶紧带我看医生,打吊瓶补充能量,结果就是我那天晚上很精神,第二天考试精神萎靡。

回顾中考这段经历,我觉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好,才有正常发挥的机会。

4

通过回顾人生的三大考试经历,我发现家长和老师平时关注的认真学习、考前好好复习、考时切记粗心大意只是考试成功的一方面。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很重要的因素,比如前文提到的:坚持、心态和健康。这些也直接决定着考试结果。

曾见过好几位同学,平时学习非常好,但是考试成绩却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心理建设不够好,坐到考场就心理紧张,很多平时会的知识点考试时却想不出来。因此,家长在平时辅导孩子学习时,除了文化教育方面的辅导,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应试心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经历失败。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竞技类活动,不为取得成绩,只为让孩子体验失败、认识失败,经历多了,孩子的心理受挫力会不断得到提高。

2、承受压力。家长是孩子的避风港,但不能护的太严实,生活中可以适当给孩子一些磨砺的机会,比如游泳、打球等高强度运动锻炼,做错事要接受惩罚、多参加集体活动等。

3、适当唠叨。虽然说唠叨的父母常常令孩子厌烦,但是适当的唠叨(控制住惹人烦的界限之内),不仅能让孩子通晓一些道理,也有促于孩子良好心态的形成。

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中父母或长辈不要对孩子的饮食起居大包大揽,让孩子参与到家庭职责中来,孩子的事情交给孩子自己做主,带有孩子的家庭活动一定要询问并且尊重孩子的意见,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心理承受能力都有帮助。

最后,学校里的考试只是人生很小的一部分,它可能在某一段时间决定一个人人生的方向,但人生的最终成就,主要还在于一个人能不能在社会—这个无形考场上考出好成绩。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自己所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考试,好像已经多的数不清了。

小时候因为是在姥姥家里长的,基本上属于散养的。成绩不好也没人管,所以我自己也不在乎考试能考多少分。但我属于那种不怎么学习成绩也不算太差的那种,所以就这样一直混到中考的时候。

记得那会要填报志愿了,我竟然不知天高地厚的和好朋友一起填了一中(人家学习好)。老师出于关心我说我角度告诉我“填报志愿不是小事,不能开玩笑”,我那会也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就觉得老师看不起我,就这样我并没有改自己的志愿,结果不用想就是离一中的录取分数线差的太远了,没有办法我只能选择复读一年,这次的考试给我的打击挺大的。以至于让我在初四那年基本上都是闷头学习,也不乱混了,因为我知道在混下去我和他们就差的太远了,不想自己被落下。

复读那一年,我确实付出了努力,每天都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当天必须完成,不论多晚。找学习好的同学给自己补习。果然付出就是有回报的,结果就是我以超出一中录取分数线将近40分的成绩被录取了。这一年可能是我读书生涯中最努力的一年,这次考试也是我影响最深的一次。

1999年春,我收到了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BA项目的录取通知书。

此前在中科院读硕士时,曾经获得美国某大学数学专业博士项目的offer,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三天后决定放弃,因为心有不甘。

欣喜之余,有个大麻烦亟待解决:钱从何来?三年频繁跳槽的经历虽然收获了目标——MBA,但我没有积蓄。

读名校,贵人相助

出门靠同学朋友!有的主动伸出援手,有的是我上门求借。出发前,回老家跟父母告别,父亲背过身去擦眼泪。印象中,坚强的父亲只在爷爷过世时掉过一次泪。家里尽力了,帮我借了2万元。

战略上,我很乐观。一方面,我坚信读书是回报率最高、最可靠的投资,何况是MBA项目。另一方面,从农村一路奋斗到北京,我自信有足够的抗压能力。战术上,只能硬着头皮上!

交了学费、租了房子,入学三个月后就断了粮。我坚决不打工,因为和学习相比,时间花在打工上太不值得。靠着拆东墙补西墙,终于熬过了第一年。生活虽然节俭但也算不上艰苦,甚至时不时去China Town买点菜,请同学们吃饭。

撑到最后几个月,我想到了徐小平,就是当年新东方、现在真格基金的徐小平。我鼓起勇气给他发邮件,求借几千美元。他回复,不方便。我死缠烂打,说你一定要救我,助学是最大的积德,何况加拿大顶级名校毕业生不存在诚信和偿还能力的问题。

哈,我撼动了大善人徐小平。

关键时,耍小聪明

幸运的是,我发现了学校信息系统的一个漏洞,得以修双倍的课程,在同一时间段串两个教室。凭借在国内打下的坚实学术基础,考试成绩依然优秀。就这样,我用14个月读完了两年制的MBA项目,可能是麦吉尔大学历史上毕业最快的MBA学生。

头条的征文,勾起了我对这段美好经历的回忆,对恩人们的回忆。

十多年后,我再度留学,前往美国南加州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教育学院院长Karen Symms Gallagher博士童年丧父,寡母带着她和弟弟艰难度日。在邻居、教堂、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她一路读到博士,得以有机会“为下一代重塑公共教育体系”。

在接受Crosscut Public Media专访时,Gallagher博士用两条经验总结了自己的奋斗人生。共鸣之余,献给跋涉中的年轻人:

永远保持远大理想,永远乐观进取;无论何时何地,不要羞于求助他人。

本文链接:https://www.yjedu.net.cn/255967.html

麦吉尔大学毕业证遗失怎么补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