乂江教育

焚烟亭的历史来历-赤峰市安庆沟中学成绩单

admin2023-12-1311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赤峰市松山区安庆沟中学毕业证样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赤峰市松山区安庆沟中学毕业证样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焚烟亭的历史来历
  2. 萧县有什么传说

焚烟亭的历史来历

“焚烟亭”位于安庆沿江西路与沟儿交汇处,1987年安庆市政府为纪念柏文蔚将军而建。

辛亥革命后,十八省纷纷独立。1912年5月,时年34岁的柏文蔚任中华民国安徽省都督兼民政长。上任伊始,他见安庆市民吸食鸦片成风,便下令禁烟,关闭烟馆。9月中旬,有位奸商用英商太古轮船公司“鼎昌号”偷运价值160万元的鸦片,企图在安庆港卸下后分运各地,被当时大南门水上-查获。接报后,柏文蔚立即下令将鸦片全部没收。

第二天,英国炮舰也将炮口对准安庆城南门进行武力威胁。柏文蔚不予理睬,随即命令将所获鸦片在都督府门前全部当众焚毁。

 

       焚烟亭坐落在安庆市沿江西路,依堤傍水,红柱黄瓦,画枋飞檐,颇具清代岭南风格。亭台周围的石碑、假山、焚烟浮雕、园林错落有致。其中假山基座石碑上刻有《焚烟亭记》一文,记述了安庆焚烟的经过。纪念了安徽都督柏文蔚在安庆焚烟的历史。

      现亭内碑刻上的《焚烟亭记》。该亭是纪念孙中山先生来安庆时,赞扬安庆人民焚毁帝国主义分子贩运鸦片之壮举的历史见证

1912年,从一艘来自英国的商船上查获私运鸦片,时任安徽省都督府的都督柏文蔚接到报告后,不顾个人安危,率炮队到江边拦截,登上英舰,将查获的私运鸦片全部在都督府门前焚烧,观看者达数万人,深受民众欢心。安庆的反帝焚烟斗争取得了胜利!

孙中山先生对柏文蔚的焚烟行动给予了高度赞扬,在路过安庆停船上岸。发表演讲高度赞扬了安徽人民反帝焚烟壮举。

为纪念焚烟斗争的胜利和孙中山先生的安庆之行,1987年5月,安庆市人民政府修建了这座焚烟亭。

萧县有什么传说

烟台的苹果,砀山的梨,萧县的小伙人人提;

济南的泉,黄山的水,萧县的姑娘就是美;

安庆的草,合肥的花,萧县的姑娘人人夸;

北京的烤鸭上海卖

萧县的小伙就是帅。

萧县八景的传说

一、仙台棋势:(旧志)三仙石台,可为广坐。昔有人入山者,闻棋声丁丁,不知其处。循声迹之,见二人坐石上,落子方酣。一人袖手作局外观。近即之,遂不复见。古所称烂柯仙人,此其流亚欤?

二、贤洞书声:(旧志)圣泉山半有洞,昔人夜过其下,往往闻读书声出林嶂间。琅琅可听,若二人答和者。

三、汴流晓渡:(旧志)汴河在旧城东,相传汉末有仙人渡。每当晨雾熹微时,有人呼渡者,一老叟即棹船渡之,登岸回视,茫然不见。

四、眢井春耕:(旧志)眢井在旧城东,俗呼八角琉璃井。偶有人俯窥井底,闻叱牛声,隐约见有人耕田于下者。

五、龙潭皎月:(一统志)龙潭在县东南五十里,源出龙冈山,汇而成潭。(通志)其水莹澈,皎洁如月。土人称为龙潭皎月。(旧志)寒潭澄碧,澈底空明,月影照之,光为所夺。唯中秋夜,潭中乃见月色。

六、凤岭卿云:(通志)明山一名彩凤山,山半有穴,天将雨辄出云雾。(府志)明山山半有穴,俗称虚窟,其深莫测。

七、天枣奇芳:(《涌幢小品》)天枣在萧县天门寺,春时吐华,结实如酸枣,可食。每四月七日,其实皆熟,次日遂空。

八、神钟怪迹:(旧志)钟跫沟在县东南八十里,元末民家治地,见二巨钟,纽断至数段。寻复如初,瘗之土中。明日复露,忽闻鸣声如雷,跫行十余里,过即成沟。入黄河中,喷水高丈余。顺流至徐州,张士诚守将某祷留弗获。适二女僧过,咒之,留其一。其一顺流而下,不知所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赤峰市松山区安庆沟中学毕业证样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赤峰市松山区安庆沟中学毕业证样本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本文链接:https://www.yjedu.net.cn/63973.html

赤峰市松山区安庆沟中学毕业证样本

相关文章